七(2)、录音(像)档案整理简易流程 | |||||||||||||||||||||||||||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7-08 浏览:14769 次 | |||||||||||||||||||||||||||
第一步:录音(像)档案的分类
1、在各单位档案室中,录音、录像档案是2类档案,首先要分开整理、保管,不能混杂,只是二者整理方法相同,习惯连在一起。 2、录音(像)带档案的整理以自然盒为一卷,录音(像)档案较多的单位,如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可按内容进行分类,通常按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分为若干类别,如果数量多,还可以再分属类。分类时应把永久保留性节目与临时性节目分开,把机密的与一般的分开,把不同版种区别开来(原版、复制版、播出版),档案部门对验收并须入库的录音录像档案,应登记入册。 3、在一般单位,录音(像)档案形成的量不大,内容也比较单一,可暂不分类整理。只需建立总登记簿即可,按收到的先后次序入册即可。 第二步:录音(像)档案的编号(贴标签) 1、把录音录像档案装在特制的盒内或套内,在盒套外面贴上标签,上面注明题目(内容)、讲演人、录制日期、卷(盘)数、编号、带长时间等项内容。 2、编号可采用一个流水编号或分类号+保管期限+年度+流水号, 如:录音档案的编号可用:LY—1;LY—2;LY—3-----(不需分类,形成数量少的一般单位采用)或LX1—Y—2009—1;LX1—Y—2009—2;LX1—Y—2009—3-----(新闻、宣传等部门采用) 第三步:录音(像)档案的目录登记 对整理好的录音(像)档案要进行目录登记,以便于保管和利用。其著录项目有:编号、参见号、录制日期、内容、摄录人、效果、放送时间、保管期限、备注九个著录项。
1.一盘或一盒磁带为一个保管单位,著录一个条目。
2.参见号是指纸质载体档案的档号。如W1-62,表示文书档案1号目录中的第65卷是该会议归档的文字材料。
3.如一项内容的摄录是由多盒磁带录制而成的,就要在题名后注明盒的顺序号。
4.节目时间是指该内容的录音或录像带时间的长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