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详细内容

滁州市档案局开展革命烈士后代 “口述历史”采访和档案征集工作
文章来源: 安徽.档案网 发布时间:2015-06-23 浏览:1104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重温抗战历史,缅怀抗日先烈,勿忘国耻,6月12日,滁州市档案局专程赴浙江省宁波市登门看望并慰问了淞沪抗战中牺牲的明光籍国民革命军第58师第174旅旅长吴继光将军女儿吴志浩女士。吴志浩定居于宁波市,现年85岁,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身体健康。



  工作人员采用影像、录音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下老人家对父亲吴继光烈士的追忆。同时,征集到由蒋介石签署的恤金给予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吴继光革命烈士通知书、吴继光及其妻子周炳华的照片7幅等。



  吴继光,原名吴绍琳,明光市三界镇人,少年时心怀效法戚继光守土抗倭的崇高志向,故改名吴继光。1921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组建国民革命政府,准备北伐。吴继光闻讯后毅然奔赴广州投身革命,恰逢黄埔军校初建,被选为该校教官,看到别的教官大都是保定军官学校或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毅然辞去教官职务,报考了军校,成为黄埔第二期学员。1925年9月毕业后,分配至北伐军,在平定陈炯明、击败孙传芳的征战中屡立战功。1933年由中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调任18军98师294旅少将旅长,旋即调任第292旅旅长。不久,转任58师174旅旅长。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吴继光率部参加了“八一三”淞沪战役,奉命攻击盘踞罗店之日军。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勇不可挡,指挥部队奋力拼杀,一度冲入镇内,予敌沉重打击,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11月5日,日军第11军从杭州湾金山卫、金公亭登陆,这一情况严重威胁到淞沪战场的侧翼,在战局急转直下的情况下,淞沪战场的部队开始陆续奉命撤退。吴志浩告诉我们,据她父亲部队一位老兵后来讲,当年吴继光将军率部退至青浦时,看到各路大军撤退时场面混乱,深感忧虑。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他知道这样的状况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尽管自己的部队伤亡也很大,但吴继光坚持以大局为重,毅然率部在青浦构筑工事,坚决执行掩护第三战区主力部队撤退的重任。174旅在吴继光的带领下,坚守阵地,与数倍之敌浴血奋战,直至友军全部顺利撤退。此时,完成使命的174旅已深陷重围。 11月6日,负责掩护大军撤退174旅在白鹤港附近与日军第6师团第11旅团的先头部队遭遇,旅长吴继光随即率部与日军展开激战。11月7日,日军再次加强钳形攻势,猛扑174旅阵地, 11月9日,吴继光指挥伤亡过半的部队向白鹤港转移。白鹤港对岸的日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强行架桥渡河,与174旅发生激战,战斗异常残酷。吴继光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带队多次击退敌人进攻。11月11日,吴继光在指挥部队突围过程中不幸被日军炮弹击中,壮烈殉国,时年40岁。



  1946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追授吴继光陆军中将,将他与其他抗日阵亡将士在南京灵谷寺勒石立碑纪念。1985年4月27日,民政部为吴继光颁布了革命烈士证明书。2014年9月3日,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吴继光将军榜上有名。 

兰台快讯